Show last authors
author | version | line-number | content |
---|---|---|---|
1 | {{box cssClass="floatinginfobox" title="**目录**"}} | ||
2 | {{toc/}} | ||
3 | {{/box}} | ||
4 | |||
5 | = 世界设定——边界国度 = | ||
6 | |||
7 | 这是一个发生在名为边界国度的新生位面的文明起步时期的故事。 | ||
8 | |||
9 | 这个与众不同的次位面是 伴随着培罗双子的降临而诞生的,海洋,山丘,月亮与文明之神赐予了世界的根本,随着伊 旦降生的光辉点亮了世界,这光辉带走了最初的贫瘠,带走了世人的目光,也带走了培罗的 怜爱。 | ||
10 | |||
11 | 在伊旦的身后,潜藏着的冰冷和阴影被人遗忘了,那是双子之一:伊旦的妹妹莱雅。 | ||
12 | |||
13 | 尽管如此,莱雅并没有与其伊旦相争,只不过是支配起了次位面的阴暗一侧,只要伊旦 仍在照耀,莱雅就不会与其争锋。但是世间长久,世间的人们不再能够看到伊旦真正的神迹 的时候。被时间和世人磨灭的莱雅从深渊和阴影中逐步苏醒了,倒影将与真实重叠...... | ||
14 | |||
15 | = 位面发展(历史) = | ||
16 | |||
17 | (% class="box infomessage" %) | ||
18 | ((( | ||
19 | 这篇内容还有待更新。 | ||
20 | ))) | ||
21 | |||
22 | [[image:QQ图片20211007224806.png]] | ||
23 | |||
24 | 创世时期 | ||
25 | |||
26 | 屠魔时期(侯赛因与巴托九狱) | ||
27 | |||
28 | 沉睡时期() | ||
29 | |||
30 | = 世界地理 = | ||
31 | |||
32 | |||
33 | [[image:边境国度2.jpg]] | ||
34 | |||
35 | == 主大陆 == | ||
36 | |||
37 | === 罗德里亚地区 === | ||
38 | |||
39 | 伊旦创世不久便因奈落的阴谋陨于摩拉丁斧下,奈落窃取了他的神格,享用他的权力。而他的子民——罗德里亚人——却要经历漫长的坎坷命运。 | ||
40 | |||
41 | 起初,被称作罗德里亚的南部大陆曾经建立过长达千年的巴图尔王朝,但通晓历史的学者知道天性无常恶劣的罗德里亚人自己根本不可能建立这样的文明,那都是拜巴托九狱的魔鬼所赐。这片艳阳高照的灼热沙漠曾是马尔博吉的后花园,但这一切都被一位名叫侯赛因的传奇圣武士终结了,他凭借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集结无数有志之士把通往巴托的门一座座沉入地下永远地封印起来。罗德里亚人的混乱天性让他们的王朝不出十年便分崩离析,百年间战火四起,富饶的矿产让来自冰海群岛的蛮族也加入了这场角逐。 | ||
42 | |||
43 | ==== 黑金港 ==== | ||
44 | |||
45 | |||
46 | |||
47 | [[image:image-20220206164615-1.jpeg||style="float:right"]] | ||
48 | |||
49 | |||
50 | |||
51 | ==== 库斯伯利亚教国 ==== | ||
52 | |||
53 | 库斯伯利亚教国,兴起于南方大陆的群山荒漠之间,是尊圣·库斯伯特信仰为唯一国教的神权国家。领土北抵神脉河,与米罗隔水相望;东接罗德里亚,以法瑞斯边墙为界。库斯伯利亚教国由古罗德里亚巴图尔王朝的反对者们建立,在漫长的岁月中依托群山和沙漠的屏护与巴图尔诸王分庭抗礼。屠魔之战中,库斯伯利亚教国是屠魔者侯赛因坚定的支持者。罗德里亚分崩离析之际,库斯伯利亚教国得以开疆拓土,并在东部边境建立起坚不可摧的边墙四垒。如今的库斯伯利亚教国强盛、繁荣而一统,在精诚信仰、奉守公理之余,也密切提防着茫茫大漠中昔日幽鬼的死灰复燃。 | ||
54 | |||
55 | **地理** | ||
56 | |||
57 | 库斯伯利亚是标准的内陆国家,国境内多是沙与盐的贫瘠之地。地势西高东低,气候炎热,终年干旱少雨。库斯伯利亚疆域始自风簌高原,那是一片荒凉空荡、唯有烈风永世呼啸的不毛之地,即使凭借库斯伯利亚人的热忱与实干也无法在此定居殖垦。不过自风簌高原生发的涓滴细流最终汇聚成川,成为滋养库斯伯利亚北方的一大命脉:神脉河。一支古老的持棍者教团自教国建立伊始于此驻扎,借助魔法与信仰的力量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既为了在困乏中磨练肉体和精神,也肩负着保卫水源不受邪祟污染的使命。 | ||
58 | |||
59 | 自风簌高原向东,翻越巍峨高耸的霜脊山脉,便进入了库斯伯利亚教国的腹地——神济河谷。屹立在东西的峰嶂阻绝了来自荒漠的酷热焚风,清澈晶莹的神济河自南向北由山峦间舒缓地流过,润泽着沿岸生灵的家园。在神明的眷顾与库斯伯利亚人世代以来的辛勤建设下,神济河谷成为了库斯伯利亚最为肥沃葱郁的土地。这里是库斯伯利亚最为重要的产粮区,整齐划一的农庄、牧场和果园沿河排布,源源不断地向教国全境输送食粮。以神济河水与当地出产的葡萄酿造的美酒在整个库斯伯利亚和米罗地区都享有盛誉。尽管教会并不提倡饮酒,但这些佳酿往往能换来珍贵的苗种,木材与纸张。 | ||
60 | |||
61 | 神济河谷东面群山连绵,纵贯南北。库斯伯利亚人称之为律法山脉,而罗德里亚人把这里称作“铁墙”。相较霜脊山脉的险峻不毛,律法山脉并不那么陡峭,临近神济河谷的西麓更有森林覆盖,是教国弥足珍贵的木材产地。山中蕴有丰富的金属矿藏,出产的铁矿石尤其优质。依山而建有许多古老的关隘与要塞,多可追溯至屠魔之战先前的世代。尽管罗德里亚分崩离析之后许多城塞业已荒废,但仍有一部分至今仍在维护和使用。四垒之一的高垒即坐落于山脉北麓,伟大的法瑞斯边墙自此而始。 | ||
62 | |||
63 | 神济河谷最北端,河流冲出群山的环抱,折而流向东方。在神济河南岸坐落着一座大城,拥有白色大理石砌就的双重城墙与四座宏伟城门。这便是库斯伯利亚教国的首都与心脏,律启城。律启城地处要冲,既是库斯伯利亚全境陆路运输的枢纽,又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圣·库斯伯特信徒们顶礼朝觐的圣地。总领教务国政的最高司祭驻跸于此,将公正严明的敕令与圣训晓谕四方。全国最渊博高深的学者、最虔诚彻悟的牧师、最英武轩昂的圣武士在此云集,为教国的四肢百骸泵出源源不断的热血。 | ||
64 | |||
65 | 神济河下游流域的土地远不及河谷地带富饶。来自沙漠的热风卷走了湿气,留下大片干裂板结的硬土。在这一带生活的库斯伯利亚人通常沿河而居,引神济河水灌溉,种植一些小麦与椰枣以作果腹。幸而借助河运,河谷出产的食粮与律法山脉开采的矿石得以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此,使这片原本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神济河最终注入苍湖,湖畔绿洲环绕,是荒原中极其难得的膏腴之地。四垒之一的苍垒即坐落于苍湖东岸。 | ||
66 | |||
67 | 库斯伯利亚北方,浩浩汤汤的神脉河自风簌高原奔流而下,横跨整片大陆,最终注入沸腾之海。神脉河是库斯伯利亚天然的北方国境,与米罗隔水相望。神脉河上游沿岸的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发达的河运更是吸引无数库斯伯利亚人于此定居。银漱城、游鹭镇等一座座繁荣的市镇沿河兴起,往来商旅络绎不绝。 | ||
68 | |||
69 | 神脉河丰沛湍急的水流在中游地区汇聚成瑞泽沃尔湖,已知最大的淡水湖泊。库斯伯利亚、米罗、罗德里亚三国的边境交汇于此。瑞泽沃尔湖渔业极为兴盛,库斯伯利亚、米罗与罗德里亚的渔民彼此激烈竞争,时有摩擦发生。四垒之一的血垒即坐落于瑞泽沃尔湖畔,伟大的法瑞斯边墙自此而终。 | ||
70 | |||
71 | 神脉河下游,河面变得非常宽广,流速逐渐减慢。这片水域长期缺乏监管和治理,盘踞着大量的罗德里亚走私者与河盗。由于幽鬼天性狡诈无常,他们往往处于自相残杀的内斗中,难成气候。但在极其罕见的情形下,河盗们会团结在某位“河流之王”的名号下,封锁航路、劫掠船只甚至溯河而上展开侵略,成为繁荣与和平的严重威胁,直到“河流之王”死于内讧或是被库斯伯利亚-米罗联军剿灭。而接近河流入海口的地方,据说还有可怕的水怪蛰伏,只消翻个身便能使最结实的大船倾覆。 | ||
72 | |||
73 | 正因如此,神脉河下游流域凶险异常,商人们往往不会冒险。但河流的尽头坐落着古老神秘的索斯匹斯,传说那座城市的建立早在第一位巴图尔君主加冕之前,比一切国度乃至岁月本身的历史更加久远。索斯匹斯的黄金、香料与宝石随处可见,更深藏着蕴含创世威能的魔法。对极少数极其无畏或是极其愚蠢之人而言,这是一条航向财富,力量或是死亡的捷径。 | ||
74 | |||
75 | 律法山脉以东,远离两河沿岸,即是一望无垠的罗德里亚荒原。在凄凉的大漠中找不到一片荫蔽,唯有裸露的岩石与滚滚黄沙,整天暴露在白炽的阳光与灼热的东风下。这里几乎没有居民,栖息着致命的蝰蛇,沙虫与石化蜥蜴,更不用提那酷烈的风暴与茫茫的沙丘。即使最勇敢虔诚的人也不会轻易踏足这片恶土。 | ||
76 | |||
77 | 但是,这片仿佛遭到诅咒的沙漠中,却埋藏着闪耀的黄金。古罗德里亚帝国的遗迹和宝藏千年来沉睡在黄沙之下,让无数贪婪之辈趋之若鹜。然而与之一道掩埋的还有那古老而难以言喻的邪恶。传说中,被屠魔者侯赛因沉下大地的九狱之门仍在静待开启。因此,库斯伯特的勇士们排除万难,值守于斯,以身拱卫教国安泰。四垒之一的孤垒即坐落于荒原正中。 | ||
78 | |||
79 | 库斯伯利亚的东方边境漫长而艰险,既要经受酷烈自然的考验,又要时刻提防着沙尘中随时现身的罗德里亚掠夺者。但是,在此屹立着法瑞斯边墙。一千年以来,这道砖石筑就的防线抵御了袭向教国的无数危难。边墙南起律法山脉北麓,北至瑞泽沃尔湖,连绵一千余哩,沿途多为无人荒漠。墙壁外层是砖石结构,内为夯土,墙头可容两马并驾齐驱。一路遍设箭楼、角堡与瞭望台,日夜由士兵戍守。 | ||
80 | |||
81 | 沿边墙而建的还有四座大型要塞,每座要塞均可屯兵六千,储粮一年有余,号为四垒。四垒是教国最险要也最坚固的边关重镇,与法瑞斯边墙同时兴建,千年来从未有一座被敌人攻克。自南向北依次坐落高垒、孤垒、苍垒、血垒,结构设计各异,但都同样易守难攻。 | ||
82 | |||
83 | === 米罗 === | ||
84 | |||
85 | 以罗德里亚山脉为界,山脉以北广袤的土地被称之为米罗。米罗既是这个地区的名字,也是这个国家的名称。米罗幅员辽阔,但有三分之一处于不能被培罗经常眷顾的位置,这些地方终年积雪,气候恶劣。又有三份之一的土地受到东方沸洋热流的影响,常年高温,在山脉的阻挡下气候干燥,而正对这股热流的炙烤角以及周边海域更是被航行的船员称为危险的生命禁区。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正好处于大陆的变温带,气温寒暖交替,土地肥沃适合种植。 | ||
86 | |||
87 | ==== 晖夜寨 ==== | ||
88 | |||
89 | [[image:晖夜寨.png]] | ||
90 | |||
91 | 晖夜镇是被一支被驱逐出帝都的废黜伯爵带领建立的横架于死亡冰锋天线之间的浩大关口。没人知道这宏伟的城门与肃杀的塑造风格究竟是花费多少物资人力堆积出来的,但是浩大的冰封城寨和令人胆寒的风雪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为了阻挡更北以上的蛮族和邪恶遗孤。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伯爵一脉所维系的补给渠道和晖夜寨口所提供的战略资源越发的不被中原温土的贵族所重视。就在这样的情形下,传承着伯爵血脉的巴拉特四世——巴尔,打破了世代坚守的信条,前往了更北的呓语深林。而他活着回来了,还带着一个佩戴着鸦头面具的断臂人。他代表着另一侧,而巴尔将他视为了晖夜镇的救命工具,但也仅仅是工具。但是在算计一切的时候,巴尔走错了一步棋,迎来晖夜的可能不是美好,而是噩梦的开始。 | ||
92 | |||
93 | ==== 呓语森林 ==== | ||
94 | |||
95 | [[image:呓语森林.jpg]] | ||
96 | |||
97 | ==== 热浪镇 ==== | ||
98 | |||
99 | [[image:1630311843564-856.png]] | ||
100 | |||
101 | 玉髓河是贯穿米罗变温带的主河流,其发源于西部高原上的冰川融水,水质优良流量巨大,是米罗诸城的生命之河,无数城市沿着玉髓河建立发展起来。其中玉髓河的上游水流湍急,对驾驶船只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一路向东,下流逐渐变得平稳,河道也变得更宽。 | ||
102 | |||
103 | 玉髓河的尽头流入最东的沸腾之海(沸洋)与北海交界的水域。玉髓河入海口的城镇,米罗最东的城镇名为“热浪”。镇子规模不大,以种植业为主要产业,是石拳堡重要的供粮基地。热浪镇处于米罗最东,被认为是离培罗最近的位置,因为也成为了培罗信徒们的圣地。他们在这里建立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培罗教堂,堪比主城教堂的规模,每年有无数的培罗教徒会一路行善,赶赴此地顶礼膜拜。 | ||
104 | |||
105 | == **燧洲** == | ||
106 | |||
107 | (%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108 | [[image:燧洲地图.png]] | ||
109 | |||
110 | 东洋人到底是从哪来的呢?有人或是研究,或是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在遥远的大洋之外还有另外一块陆地,而东洋人就来自那里。 | ||
111 | |||
112 | === 燧洲地理 === | ||
113 | |||
114 | 燧洲由一个中央大岛,西北方和东南方两个副岛以及众多岛屿组成。中央大岛大部分地区被高原占据,且被两条山脉分割成四部分:北部高原,中部盆地,南部平原和西部丘陵。北部高原缺少山脉阻挡,高温的海风让水汽难以滞留,导致终年干旱,多土石荒漠;中部盆地在水汽经过的时候滞留了一部分,加上当地神秘的魔法力量,使得其常年云雾缭绕,处于一个湿热的环境中;南部平原降水充足,高山阻挡了大量热气使得山脉沿线气温适宜。西南海域,大陆架延绵千里,又处于寒暖流交汇,形成了天然的渔场。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山岭众多,暖流的流经让当地形成了独特的丘陵雨林地貌。两条山脉的高海拔让热量难以囤积,从而形成两大雪山山脉,为燧洲提供稳定的冰雪融水补给。而来自海洋的水汽也为燧洲带来了降雨,促进了陆地的水资源循环。 | ||
115 | |||
116 | “金乌”被檀道封闭在世界上空的一片区域中,每天按照预定的轨道在空中不知疲倦地飞行。其身上散发巨大的能量辐射至整片大陆。燧洲大部分时间都是白昼。只有极罕见的时候,金乌飞到远离燧洲的一个小岛上短暂地休息片刻,燧洲才会迎来黑夜。这种日子一年大约会有三到四次。由于“金乌”盘旋直射点的位置会扫过燧洲东北部海岸线,因此燧洲真实的气候为终年高温。但是全年的温度仍然有略微区别。金乌远离燧洲东海岸时,平均气温会稍微降低,此时海中的玄龟会从深海浮出孵蛋,因此被称为“玄龟季”;金乌的直射点扫过海岸线时,高温会导致东北部的植被自焚,并从灰烬中孕育出灵鸟朱雀,因此被称为“朱雀季”。 | ||
117 | |||
118 | 但是神龙通过其操控气象的能力让燧洲各地呈现不同的自然风貌。千年来燧洲的气候实际是按照神龙的意志改变的。而其炎热的本质在神龙死去之后逐渐暴露出来。 | ||
119 | |||
120 | === 燧洲诸族 === | ||
121 | |||
122 | ==== **(一)神龙** ==== | ||
123 | |||
124 | 作为神明的助手被创造出来的神兽。神龙擅长弄云织雾,呼风唤雨,方便在燧洲模拟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又擅长变化,能大能小,为神明创造生物提供了参照;又知阴阳,懂卜算,晓文理,通情理,能为新生种族的发展给予指引。 | ||
125 | |||
126 | 本身的形象成为了羲和国的图腾。 | ||
127 | |||
128 | ===== **亚种:龙子** ===== | ||
129 | |||
130 | 神龙的后裔被称为“龙子”,它们虽然和神龙相貌差异巨大,但是继承了神龙的一部分品质,它们在神龙身边学习,并在龙脉被创造出来后代替神龙行走与世间,指引诸族的发展。 | ||
131 | |||
132 | 其中不少龙子因为被嫌“你在教我做事”而遭到妖王的杀害,另一部分则受到人族的迫害,处境十分艰难。唯一较为成功的龙子“睚眦”潜伏羲和国数百年,以人族统治者的样貌引导历史的走向。他最大的愿望便是继承龙脉,化为真龙,回到当初父辈大一统的时代。 | ||
133 | |||
134 | ==== **(二)羲和人** ==== | ||
135 | |||
136 | 神明按照自己的相貌创造出的类人种族,是边境国度的人类原型。初代羲和人长着蛇身,后与双足妖(精灵种族)结合通婚,逐渐演化为双足行走,与人类无异。 | ||
137 | |||
138 | 长久以来羲和人处于天生强大的妖族和龙裔的管辖之下。但在莱雅让大部分妖王遁入镜中世界后,这群掌握了神明遗留的大部分技术的羲和人在龙子“睚眦”的引导下迅速发展起来,并真正成为了燧洲的主宰。 | ||
139 | |||
140 | ===== **亚种:东洋人** ===== | ||
141 | |||
142 | 原本为羲和国中的羲和人学者,在研究龙脉的过程中发现了檀道和莱雅的踪迹,他们向神明祈求并得到了回应,成为了神明的狂热信徒,被燧洲诸族成为“祈神者”。他们中的一部分强者为了得到龙脉的力量而讨伐神龙,引发了灾难性事件“龙陨”。其他祈神者和研究龙脉的学者被羲和国和燧洲其他诸族厌恶排挤,不得不逃亡东洋孤岛。百年来与燧洲东岸的炎龙王后裔交流通婚,并逐渐发展为现在的东洋人。 | ||
143 | |||
144 | 在炎龙王后裔的指引下,他们知晓了更多有关神明的知识,开始崇拜太阳之子檀道。而后又知道在大陆之外,檀道还创造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另外一个氏族罗德里亚人。 | ||
145 | |||
146 | 为了寻求更多盟友,和罗德里亚人联手对抗羲和皇帝,重新夺取龙脉,东洋人制作能够抵抗高温的舰船,远渡风暴洋,来到充满机遇的罗德里亚。 | ||
147 | |||
148 | ==== **(四)食铁族** ==== | ||
149 | |||
150 | 当初莱雅构建尖塔时创造出的土族类人生物,类似矮人,体质健硕厚实,皮肤如同金铁,体内温度极高如同熔炉一般。擅炼化铁器,饲养凶兽。参与铸造方鼎后的食铁族觉醒灵智,不再愿世代为人族服务,开始尝试独立,后也成为一方霸者“蚩尤”。 | ||
151 | |||
152 | “蚩尤”为争夺遗失的龙脉与羲和国争战多年。为了克制羲和族的仙术,蚩尤开始信奉妖王之一的眼魔王:静笃星君为神明,以获得反魔场能力的支持。 | ||
153 | |||
154 | 一部分不愿意接受静笃星君的食铁族则开始崇拜它们的创造者莱雅,一些有天赋的祭司开始做噩梦,做出一些有关镜面的预言。 | ||
155 | |||
156 | ==== **(五)妖族** ==== | ||
157 | |||
158 | 原生和被莱雅创造的各种异怪,魔法兽,山野妖精。法力高强,心思缜密。原本与人族分享东洋的土地,但莱雅沉睡,大部分妖王和族人与莱雅一起遁入镜中世界。羲和人类趁机暴起,夺取了原本妖族的土地,将之赶入山野和国土之外。剩余的妖王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是人类背叛了神的意志,暗中积蓄力量。 | ||
159 | |||
160 | 现存比较强大出名的妖王有以下几种: | ||
161 | |||
162 | “炎龙王”火蜥蜴长老 | ||
163 | |||
164 | “静笃星君”长老之眼 | ||
165 | |||
166 | “居合王”传奇兽人武士 | ||
167 | |||
168 | === **燧洲通史** === | ||
169 | |||
170 | ==== **(一)燧洲远古时期** ==== | ||
171 | |||
172 | **边境国度诞生之初,培罗之子檀道与女神莱雅移山填海,名为“燧洲”的东洋大陆被定为试验田。神明在其上创造新的种族,并按照生物特性投放至主大陆各地繁衍生息。**神龙(Loong)作为神明的助手被创造出来。神龙擅长弄云织雾,呼风唤雨,方便在燧洲模拟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又擅长变化,能大能小,为神明创造生物提供了参照;又知阴阳,懂卜算,晓文理,通情理,能为新生种族的发展给予指引。 | ||
173 | |||
174 | **此后过去几百年,为了充裕边境的魔力,莱雅和檀道窃取了其他国度的密宝,凭借其力量在世界创造了七座“尖塔”,构建了边境国度的“魔网”。**完成造物后神明将精力集中于主大陆上巴托九狱的魔鬼入侵事件。而神龙的请求得到两个神明的应允,没有严重威胁的实验生物被保留了下来,任由其在燧洲繁衍,而神龙则作为他们的守护神留在燧洲,管理和保护这些东洋诸族。 | ||
175 | |||
176 | 尖塔的本质即是强大的魔法源,其具体形式并非必须为塔型。燧洲的尖塔是一种奇异的金属“龙脉”,神龙安排莱雅创造的擅长炼化金铁的土族生物“食铁”族将龙脉铸造成一口雕刻了大量复杂奥术纹路的方鼎,进一步优化了魔力的调用,方便其管理燧洲。然后神龙又花十数年时间修建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地城群,将方鼎移入地城的深处。 | ||
177 | |||
178 | **从此神龙盘踞在地城中保护神明构建的魔网尖塔,不再插手凡人种族的事物。**其后裔“龙子”则作为代理人行走世间。方鼎的传说从食铁族口中传开,从此以权能的象征在燧洲流传。传说找到龙脉,就能得到真龙一样“号令天下的力量”。在此期间,燧洲种族逐渐分为三种:与神明相似的人族,天生强大的妖族,服从野性和本能的兽族。 | ||
179 | |||
180 | 大部分人族生活在神龙调控下的区域,这些地区气候和生态在神龙的影响下变得稳定,而本身自然资源丰富,适合发展。一部分妖族作为部族的首领和强者与人类生活在一起,还有一些妖族遁入森林,荒漠和山洞中,自立为王。而大部分兽族如同动物野兽一样继续游荡生存于山林中。 | ||
181 | |||
182 | 而檀道引导莱雅创造用来护卫人族的土族“食铁”,体质健硕厚实,皮肤如同金铁,擅长炼化金铁,饲养凶兽。参与铸造方鼎后的食铁族觉醒灵智,不再愿世代为人族服务,开始尝试独立,后也成为一方妖王。 | ||
183 | |||
184 | ==== **(二)羲和国的崛起** ==== | ||
185 | |||
186 | **而后过去近百年,由于莱雅的造物和信徒过于恐怖和疯狂,檀道与莱雅立下神约,莱雅将带着她的信徒和大部分造物遁入至镜影之下,只要檀道仍然醒着,莱雅便不与“光明”的象征争锋。**燧洲大半实力强大的妖王及部族成员从其领地消失,只剩下部分妖王和一些实力开始衰弱的半妖族。平衡势力被打破,人族开始利用仙法和早期的火器肃清不愿被统治的妖族,短短几年,被部落拥戴的人皇“轩辕”凭借其强大的能力率领人族与“炎龙王”统领的火蜥蜴族于焚岭一役,将炎龙王逼入燧洲东海岸;后将开启灵智的食铁族驱赶至山脉以北人类难以居住的沙漠中。明面上所有的妖族要么归顺,要么被杀死,要不彻底逃出曾经共同生活的领地。轩辕帝一统诸部落,建国“羲和”,以龙为羲和图腾。之后是长达百年的休养生息。 | ||
187 | |||
188 | 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又是几百年,羲和国人族内部逐渐产生嫌隙,几经改朝换代,已是物是人非。但仙术和机巧仍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期间有学者开始研究“龙脉”的奥秘。这群学者发现,龙脉不仅仅是统治的象征,更是一个巨型的能量源,他们开始尝试调动魔网,然后发现了秘法这种神秘的技术;通过更深层次的研究,学者注意到在神龙之上,似乎有更加上层的存在。 | ||
189 | |||
190 | **同一时期,檀道落入了了死神奈落的阴谋,最后奈落将其杀死并被压制了数个世纪,神的权能逐一被篡夺。**神龙的能力也受到影响,力量衰弱,对于燧洲气象的调控开始变得吃力。燧洲的气候开始不再稳定,每隔十几年就会发生一系列严重的自然灾害,期间小的灾害不断。一些痴迷的学者开始祈求神秘的神明,并且奇迹般地得到了回应。于是燧洲出现了第一批秘术师,他们大肆宣扬神明的伟绩,贬低神龙的作用,被世人称呼为“祈神者”。这遭到羲和国统治者的不满,开始打压这群异端。 | ||
191 | |||
192 | ==== **(三)“龙陨”事件** ==== | ||
193 | |||
194 | 龙脉的位置因为神龙力量的衰弱被暴露在世人的视野中。祈神者中有人觊觎龙之神力,他们组成了冒险团队,找到龙脉所在的地城,并进入其中调查探索,虽然损失巨大但最终发现了地城中的方鼎和虚弱的神龙。神龙在战斗中逐渐落入下风,并受到数次严重伤害和大量魔法以及诅咒效果,神龙最后被迫触发方鼎的能量,让巨大的魔法波动如同爆炸一般摧毁了方圆千里的所有生灵,在燧洲大陆的中心形成一片焦土。大量的城市,山林因此毁于一旦。 | ||
195 | |||
196 | “祈神者”一役让羲和当朝帝王震怒,定性“祈神者”为歪门邪道,开始抓捕屠杀任何于此相关的人,一些无辜的学者也因此受难。这群人被迫逃出羲和,躲到燧洲外的一座小岛之上,自称“东洋人”。 | ||
197 | |||
198 | 而燧洲彻底失去了神龙的管理,长达百年的时间,盘旋在燧洲上空的“金乌”和昼长夜短的自然规律,让这里的平均温度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物种大幅度灭绝;而燧洲东岸的强对流天气更是让人族难以生存,人族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度压缩,只有在高耸山脉背阴一侧的城市得以幸存,“真龙已死,龙脉遗失”的消息在整个燧洲传开,羲和人族分裂成多个小国,而适应力强大的妖族也在暗中蠢蠢欲动。 | ||
199 | |||
200 | === **燧洲技艺** === | ||
201 | |||
202 | ==== **仙术** ==== | ||
203 | |||
204 | 神龙传授给人族八卦,以此发展出用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沟通自然的法术,本质为德鲁伊法术。 | ||
205 | |||
206 | 由仙术还衍生出各种炼药,食补之法。 | ||
207 | |||
208 | ==== **机巧** ==== | ||
209 | |||
210 | 檀道遗留的技术,可以通过巧妙的结构制造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各种工具。神龙在修建保护龙脉的地城时就运用了大量的机巧机关陷阱,机括结构的兵俑等;羲和国的建筑也多采用机括结构。锻造武器装备时也能加入各种使用的机巧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在战争中得到大力发展的火枪术。 | ||
211 | |||
212 | ===== **火枪术的发展** ===== | ||
213 | |||
214 | 火枪术最早的灵感来自羲和国与食铁族的战争,食铁族能够压缩并通过口腔喷吐出极速的高温液体达到远程伤敌的效果。羲和人将炼药时无意中发现的“掌心雷引”——火药填入金属管,推动管中弹丸发射出去达到类似的效果。但最初效率极低且制作繁琐,只能退而求其次改为大体量的火炮作为守城御敌之用。 | ||
215 | |||
216 | 直到食铁族自己改进了这种武器,火枪才逐渐变为更够使用的模样,一直更新演变为现在的“响蛇火枪”。 | ||
217 | |||
218 | ==== **武术*** ==== | ||
219 | |||
220 | 妖王“居合王”发明的各种战斗技巧,其中的武术已经超出物理的范畴,而更像是魔法一般。 |